hitchcock 发表于 2009-4-23 19:39

清华曾与中科院争.cn域名管理权

2009-04-23 6:35 来源:新浪科技 作者:全智
  核心提示:在我们与美国连接之前,我们也提前考虑到了域名的问题。当时没有域名解析是很不方便的,我们要收对方信息,就必须给对方提供我们的IP地址。当时我们召集了很多专家。研究中国顶级域名体系,要怎么设置比较好,就确定了.cn域名。
    曾为互联网项目放弃柳传志橄榄枝    我投身互联网,是很早的事情。科学院从1975年开始,就有研究人员关心网络方面的事情。当时,一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局域网络,当时是这种网络为主。1978年,有一个去美国当访问学者的机会,在语言大学练了几个月英文后,在1980年2月顺利出去了,出去主要是学习网络。    在那之前,我在国内已经做过很多网络方面的跟踪研究。我在美国做了2年访问学者,1982年2月回国。当时中科院与德国有一个合作项目,一揽子计划中有一个项目就是做网络的。当时计算所、软件所、计算中心三方联合参加了一个项目,代号叫“NCFC”,这个项目有巨额贷款,主要是做超级计算中心,就在中关村地区,让科学家能共享超级计算能力。    现在回头想,网络是当时为了搞这个东西而无心插柳的结果。当时搞这个需要有网络,把计算机都连起来,不然科学家们都只能骑车去机房。所以顺便就做了网络。我们买了美国的超级计算机,把清华北大等20个科研机构联网,共享计算资源。    这个项目当时是三家出方案来评选,清华、北大与中科院,我们中科院最后比清华们的比清华多了0.7分,所以最后由我们来牵头,其他两家配合。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我们这边做。首先是三家互联,接着是20多家机构都联。    其实中间还有一个插曲,柳传志曾经邀请我加盟早年的联想。联想前身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,1984年他们聘我兼职当副总工,管网络这块。当时的总工是倪光南,我们搭档,因为我们懂一些网络。当时他们在网络方面做很多业务,比如卖网络设备,在国内影响很大。1989年左右,他们正式更名叫联想,当时柳传志邀请我正式加入。但单位当时已经接了那个项目,要求我留下来,我就没有过去    总的来说,我在1980年出国进修,以及1984年的德国合作,都涉及到搞网络,这也是我后来重点参与所里互联网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   15年前除科研人员没人关注网络    15年前,我们国家除了科研与机构,没有人关心互联网,包括当时的中国电信。当时国内对网络关心的程度等于没有,国外也差不多,他们主要是军方与大学在推动。当时国内普遍不理解网络,那时候所有相关的网络设备都非常昂贵,没用户,当时没有人想到这是一个市场。    我们是有了项目,必须去做这个事情。刚说到无心插柳的故事,其实是这样的。大概在1992年,我们的校园网连接就基本做完了。但美国当时有一个组织,专门限制尖端技术出口,所以一直到1996年,我们跟美国买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才进来。结果本末倒置,网络的进度比超级计算机更快。当时那个计算机是96亿次,今天我们已经自己可以研发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了。    当时网络做完后,我们主持这个项目的人感觉到,我们的网络跟国外网络没法比。甚至有些感觉这又是一个“花瓶”项目,就是花了钱,但没实用价值。所以我们就产生了想把这个网络与美国网络连接的想法。    当时国内学术界还有一个很迫切的联网需求就是,学术与教育界有了新的研究成果,一般是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告知世界同行,但杂志往往发表很慢,至少要半年,这对研究成果评价不公平。所以当时大家就开始发杂志的预印件,并向世界各地同行邮寄。一般是每年邮寄3千份,让同行知道自己是最早做出这个成果的。    网络发展起来后,国外的人不再邮寄印件,该用网络发了。中国当时没有网络,收不到人家的东西,也发不出去,很吃亏。有一次有个学者抱怨,我们有个成果比国外先做出来,但我们是邮寄,人家用网络,国际先知道的是其他国家的。后来,我们网络与国际连通之后,国内研究所在这块的优势大大增加了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网络,这些都做不成。    连接国际网络闯过了四大障碍    在科研机构的抱怨下,当时我们的压力就很大,看来这网络是必须要连接出去。为了这个连出去,我们突破了四大障碍:经费障碍、政治障碍、技术障碍与政策障碍。    首先是经费障碍。我们最早的项目经费是不支持连出去这块的,只预算了买超级计算机的设备。还好,当时很多部委的领导在我们的管理委员会成员里头,我们反映之后,他们同意做。但由于当时整体预算困难,还是没经费。转机出现在科技部一个司长身上,他很支持跟国际联网,就让我们去谈了一次,回来写了一份建议书,就几页纸,把需求写清楚,要多少钱。后来他同意经费支持3年,3年以后我们另想办法。    其次是政治障碍。有了经费,我们就准备开始连到美国的工作。当时日本、欧洲等都是连接美国。美国拥有最大的学术网,他们做科研的人都在上面。1992年6月份,我去日本神户参加一个一年一度的国际互联网年会,当时美国方面有一个负责互联网的官员参会,我与他联系说中国网络想连过去。当时美国委托了一个电信公司在做这块,后来那个电信公司与磋商,说这个要求让他们为难,因为美国的网上有很多政府跟军事部门的信息,他们不敢答应让我们连,必须等政府部门批准。这一等,就等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。    这一年半时间里,我们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努力与美国磋商。我与对方主要负责人面对面谈了7次。最重要一次是,1993年在美国旧金山开的一次会议,当时有很多重要互联网的科学家都参加了。期间有2个特别关键的外国友人提供了重要的帮忙,一位是美国密苏里大学一位计算机通信系主任,他跟我们互相访问过,关系很好。他本来没计划参加那个会,听说我们要到那个会议上去游说希望接入美国网,他就特别飞到旧金山,跟我们同住一个旅馆,3天里带着我们到处走,去认识朋友,帮忙游说。    还有一位是韩国的教授,也一直促进帮助我们连通美国。那个韩国教授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兼职教授,他的人脉很多,又热心。那个会后在距离旧金山60英里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个会议,在这个会议上我们把连接美国网的需求当一个议程提出来,让各国科学家谈一谈。当时很多人踊跃发言,认为必须连,这次的影响对后来促进很大。    后来CNNIC的5周年庆典,我们把上面2位教授都邀请过来,感谢他们为中国互联网做了那么多贡献。韩国那位教授后来忙于做非洲的网络发展工作,他毕生的心愿是促进全世界的网络连接应用。    到1993年底,美国方面已经同意中国接入了。1994年初,在一个中美双边会议上,正式通知我们可以开始连接,所以政治障碍到这里须宣告突破了。到1994年3月份,我们中国电信这边与美国那个电信公司,租用卫星信道开始测试,在1994年10月20号是正式开通。    第三是技术障碍。当时我们买了一台路由器,但都没用过,国际连接到底会有些什么问题?就打了很多国际长途电话,跟美国那边请教。这边都是中国人,那边可能是美国人,互相通过电话进行沟通。    第四是政策障碍。我们国家邮电方面当时有政策,电信的信道是不租给多家的。当时可以租给外企,因为外企一般是一家用,但我们20多个研究所共用就不行。但做网络你必须共享啊,后来电信提了一个要求:接近一个新的用户费用增加40%。我们一算,20家就增加了8条线的费用,这不行啊,我们只有1条线的预算。后来胡启恒带头出面,找部委领导。大年三十的,我们把这情况讲了。当时通信局长他非常明白网络共享的道理,非常开明,就说必须给解决这问题,网络就是要共享的。后来就同意了。我们开了个头,后来其他人再跟着开,都很顺利了。

http://news.ename.cn/uploads/090423/8_063950_1.jpg
    电子邮件是早期最重要的网络应用   早期的三大网络应用有三个:eMail、远程上机,还有传输,当时eMail是非常重要的,是所有基础的应用。现在的Web、IM、视频等,都是后来发展的。eMail也是当时大家首先想要用的,它的意义非常重大。
  在八几年的时候,国内几个机构都能成功发送电子邮件了。但当时那不是正式的英特网eMail,当时要有很多工程师支持,发邮件要收钱,非常贵,每K内容要7块钱,发1页纸的东西大概要几十元。当时一些有经费的科学家会登记帐号,一般人是用不起的。
  当时的网络还有个特点,收、发都要费用。这是美国当时对外面的惯例,原因在于我们的网络没有接入英特网,先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那边,他们转换成英特网的eMail,然后再转发出去,这成本非常高。
  当时一般是挑非常要紧的事情,简练的发一下;但收eMail就糟糕了,美国他们自己发eMail不要钱,他们就喜欢发附件,我们一取回来往往是几百K,要很多钱。一封邮件过来往往是600、700元。所以我们就不断跟伙伴说,你们在美国那边不要乱发邮件过来。由于费用问题,一开始eMail的实用性很有限。
  后来技术发展,经费下调了,每K价钱从5-7元变成2分钱。电信看到这个,感觉里头大有做头,马上开始立项做。他们做是很省事的,因为信道在他们手里。他们在1994年底开始做了,在上海设一个点,北京一个点,当时他们都还来不及扩展客户,就先架了2个点,并且都连通到美国,然后慢慢扩展用户。瀛海威当时的工作也是帮他们扩展用户。
  其实回头看,运营商都是这样的,无利可图的时候,他们都不做,等你做的差不多了,他们再进来。现在的IPv6就是这样,科研届都在推动,他们不做,因为他们还没看到市场。就等我们做的差不多了,他们再进来。
  总体来说,我国网络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,一个是Web发展,它让大家访问网页能浏览到很多信息;一个是美国商用网络允许我们接入,商业化之后谁都可以用,发展很快。再就是如果没有电信的介入,我们网络产业也不可能发展那么快。
  清华曾与中科院争.cn域名管理权
  在我们与美国连接之前,我们也提前考虑到了域名的问题。当时没有域名解析是很不方便的,我们要收对方信息,就必须给对方提供我们的IP地址。当时我们召集了很多专家。研究中国顶级域名体系,要怎么设置比较好,就确定了.cn域名。
  1991年,我们到美国访问,提出要注册.cn域名。他们上网一查,说你们这个已经有服务器了,在德国。我们查了联络员信息,是德国一个叫措恩的教授搞定的,中国的联系人是TBQian。
  当时我们没反应过来,TBQian就是钱天白先生的名字简拼。他留了单位信息,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,还有电话,我们就电话找到了他,并且把他邀请参加我们的委员会。
  当时国际有规定,域名信息小改动可以,但大的改动不行,特别是换联络员,非常难。首先,要本地舆论一致;其次,要原来的联络员同意;第三,要政府同意。
  钱天白是清华毕业的,我们项目当时也有很多清华的人,所以大家都比较后来都同意移过来。德国、钱天白、我们这三方共同提出把服务器移回来。当时有三台服务器,一台主服务器在北京,一台副服务器在美国,还有一台副服务器在欧洲。5月21日,我们正式运营起来,有了域名整个通信就很方便了。否则很不方便。
  如果不把服务器搬回国内,每次注册域名都要去德国,很麻烦的。而且这涉及到主权问题。当时服务器刚搬回来的时候,只有3个域名,几年内发展了一千多个域名。当时主要都是学校与机构。
  成立CNNIC的时候,很多人来争这个.cn域名管理权,特别是清华。但我们做了好多年了,而且联络员在我们这边,部委的领导也认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年,而且取得很多经验,认为由我们继续做是比较合理安排。后来把edu.cn给了清华,主要是教育领域的,现在也发展了几千个域名。
  我国互联网发展与国外比仍有差距
  经过十几年发展,我国网络从硬件设施来看,不比人家差。我们有很宽的带宽,各种高速率的信道我们都有。一般网民查网页信息都在网站上,搜索引擎一搜索,这些都一样。
  但应用方面还是有些差距的,比如商业方面的应用我们没有人家那么普遍,很多各种各样业务的应用,比如IT代替普通网络应用普及程度和深入程度,人家比我们高得多。举个例子,比如医院里大量的使用网络处理,从挂了号怎么样看病的过程,应用比我们普及,深入且方便。这些跟人家发展的时间有关,也跟各行各业自己的发展有关,这些是有差距的。
  网民我们目前世界最多,但是我们的渗透率和普及率还不行。可能是刚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,这个不够,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是靠前的,不能按世界平均水平去看,因为我们人口多,我们不能比中等发达国家落后很多,韩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上网用户,我们百分之二十几肯定不够。我们网民总量多是因为人口多,这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。
  衡量你发达不发达要看平均水平,如果我们平均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上网了,整个经济发达程度肯定很有说服力了。所以在国际上,我们还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。将来我们绝对数每年的增长量肯定比国外多,比如韩国一年增长100万了不得了,我们可能增长七八百万都有可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转自易名中国,一篇挺好的文章,看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
这样看来中国的顶级域名其实应该是.cn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清华曾与中科院争.cn域名管理权